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2章 (第3/3页)
权。但朝廷在西夏设立宁夏安抚使司和宁夏卫,保证驻军。 设立吐蕃安抚使司,吐蕃卫。 同时,参照明代体制,对地方治理体制予以改革。 在行省层面,设立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传布朝廷政令,考察本省官吏。 管理户口、田土及科举贡士行政。对省内宗室、官吏、学校师生、驻军,班发禄俸、廪粮。 呈报自然灾害情况并实行赈济。均衡全省赋役额度,规定征收标准。地方的重大行政事宜或有所兴革,要会同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商定。布政使司通称“藩司”。 提刑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一人,正四品。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劾官吏,抑制豪强,平反冤狱,澄清吏治。副使与佥事等官分道巡察,负责管理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等监察行政事宜。按察使司通称“臬司”。 都指挥使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隶于五府,听于兵部。 管理地方武官考选,地方卫所兵训练,卫所屯田,地方巡警,军器保管、漕运,京cao以及地方防务。地方卫所隶属各地都司,都司又分隶中央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常简称为“都司”。 “三司”制确立后,布政使司掌全省行政、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全省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掌行省地方军事和治安。 政、法、军三权并立,布、按、都三司分别直接受命于朝廷,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加强。 行省以下,府县治理机构均参照明制。 由此,大燕王朝形成了内阁中枢统辖朝廷六部,对地方各行省军政要务予以统筹调度,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治理体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