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 (第1/3页)
上还拿著些香烛供果,想来是还要到附近的缘觉寺里去听早课。 渐行渐远,行人便不见了。 蛤蟆碚生在一个天然溶洞中,是块通体青绿的奇石,因酷肖蛤蟆而得名。那挂清泉便由蛤蟆背上流出,在其後形成温润清冽一泓小潭。洞外分明江风猎猎,洞内却意外温暖宜人。 洞中有人。 垂丝君在洞壁边上见到了堆燃过的枯叶,杏黄色一个包袱,钵盂及声杖。这些总总的边上,蒲团上坐著个不到三十岁的和尚。 和尚虽未上年纪,但面容清格出尘、凝重沈稳,眉心一点银朱天目,甚有庄严肃穆之相,再看那身躯,显然经过武学的历练,匀实而健美,绝非一般吃菜人的瘦弱。他袈裟褴褛,仿佛行了很长的路,蛤蟆碚或许只是他歇脚过夜之地。 垂丝君不意在洞中遇见这等人物,脚下硌了块石子,发出轻微"嗑辣"一声。和尚听见响动,便缓缓睁开了炯炯的眼。 垂丝君点头行礼,关怀道:"大师为何不去缘觉寺休憩。" 和尚同样顿了首,开口却是反诘:"贫僧与施主素未谋面,遑论传授禅意,施主为何唤贫僧为大师?" 垂丝君略一思忖,明白话中有禅不宜直接做答,也是反问道:"我不曾布施过香火与大师,大师又为何唤我‘施主'?" 和尚听了,点头微笑道:"施主今日这灵思间的回答,在十年之前曾花去了贫僧一月有寻求答案。" 垂丝君道:"那是大师佛性高深,认真治学。方才我只是答不上来,勉强作些搪塞,算不上解答。" 和尚轻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