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1/3页)
识的“讨好”心理,从里到外地变得言听计从。这一点,他从未想过遮掩,以致于他身边的朋友似乎也见怪不怪。 “你知道康德对于‘信念’的解释吗?”我重新看回赛道。 “啊?上课讲过吗?我……我不记得了。”周言毅被我问的有些懵。 “在康德看来,主观上确信,客观上不确定的‘真实’,就可以称之为‘信念’。也就是说,信念这种东西,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参与。” 康德在阐述“信念”这一概念时,还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偏远小山村,只有一个医生。有一天,这个医生接到一个重病患者,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病症,但由于他是唯一的医生,小山村离城市又很远,病人无法经受长途颠簸,他只能硬着头皮为这位病患诊治。 而诊治的过程,便是先确立一个病人可能得的是什么病的信念,再按照这个信念治疗。如果没有效果,那就修正这个信念,继续尝试,直到病人好转。 信念就是这样一个只要自己视之为真,就能不断探索,不断试错,最后达成某件事,乃至整个人生理想效果的存在。 “信念很重要,做任何事都需要它作为依托。人可以迷茫,可以失败,但不能没有信念。人一旦失去信念,就会失去目标,变得浑浑噩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