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的古玩人生_缅甸翡翠的开采情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缅甸翡翠的开采情况 (第2/4页)

场区、帕敢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会卡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南其—小场场区每个场区又再划分为许多小的“厂口”

    中国人爱玉已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人的至圣先师孔子,为玉赋予了人性之美,几乎让一块温润的石头成为做人的最高境界战国时期,秦昭王愿意以15座城池交换一块美玉,足以令今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这一时期的玉主要是指以白玉为代表的软玉到了清代,当来自缅甸的晶莹通透的绿石头(翡翠)进入宫廷之后,一股绿色的时尚骤然兴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翡翠”因为它宛如春水般的晶莹澄澈,也因为它的通灵、它的润透,很快就赢得了皇家贵族的青睐,并赢得了“帝王玉”的美名“翡翠”全身深藏着一种积淀的民族情感和审美取向,人们在对它充满喜爱的同时也称它为--“硬玉”

    翡翠的颜色分为原生色:白色、绿色、紫色、黑色、墨绿;和次生色:黄色、红色等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翡翠主要为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等国的华人收藏佩带,但民族的文化底蕴导致了富裕了的国人对翡翠喜爱的回归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珠宝的追捧分别经历了黄金、红蓝宝石、钻石等不同阶段,现在开始转为翡翠,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玉文化回归”2003年底,在北京燕莎商场,两家珠宝经营企业万瑞祥、泰源丰联手举办的翡翠展上,出现了一串标价为108万元人民币的翡翠珠链,引起了京城各界的关注,其实这样的价格对翡翠精品而言实在不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