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天下_第九章 康山酒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康山酒会 (第5/16页)

说起做官的事?

    不一会儿,乾隆结束了前厅的诸多接见事务,在江春兄弟、和珅、王杰等人陪同下,一起来到后厅。此时江家子弟、其他迎驾盐商、扬州大小官员,也都渐渐到了后园。群臣士绅,一时齐齐下拜,山呼万岁,乾隆答了平身,也让大家前往就座。

    眼看夕阳渐渐西落,江府一应彩灯火炬,早已备得周全,满汉菜肴,也一一献上。很快就连阮元三人所坐的偏席,也摆满了各种美酒佳肴。晚宴便即开始,厅上台下,一片和乐。

    转眼酒过三巡,已是评弹助兴之时了。江春请了乾隆旨意,便告知台下众艺人先后登台表演。吴天绪不顾高龄,再次走上台前,说一段张翼德据水断桥,先做叱咤之状,眼见得观众已被吸引,便张口努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台下自如雷霆宣于双耳。然后是顾进章上台,说一段《靖难故事》。如此演了数本名作,而最后压轴的大戏,乃是当时扬州最为风行一时的评话《玉蜻蜓》。

    这《玉蜻蜓》所讲,乃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富家公子名叫申贵升,虽已成婚,但品行不端,一日到了法华庵中,见尼姑王志贞美貌,竟与之通jianian。事后王志贞生下一子,并由一户徐姓人家抚养。可孩子长大之后,申家却意外找到徐家,说孩子乃是本家出身,强要认领回去。最终眼见证据确凿,这孩子徐元宰终被领回,后来做了大官。

    这故事兴于明朝苏州,一直以来,多有人认为这故事实有其人,文中的孩子徐元宰,便是明代万历朝首辅申时行。申时行家在苏州,申家耳听得这戏文颇有影射申时行之嫌,曾长期与官府争讼,要求禁演此剧。苏州人后来为了避嫌,也把申贵升改为金贵升。但故事之前便已传入扬州,扬州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