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孩子的想法 (第2/5页)
行不言之教。 是以:连词,承上启下,通过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人生一世,谁不想有所作为?要想社会安定团结,不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能行?因此“有为”和“言教”成为社会的普遍理念。然而,根据对立转化规律,统治者强调自我有为,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所作为;强调言教,必然导致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所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片面追求“有为”和“言教”之过。“有为”的对立面是“无为”“言教”的对立面是“不言之教”为了实现无所不为和社会淳朴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正是具体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 圣人:就治身而言,指体悟大道、返朴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指理想的统治者即神圣法律的代言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济世安民的两**宝,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圣人治身、治国的最根本措施。 我们须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身理论和治国理论的统一,治国理论源于治身理论,只有从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去阐释道德经,才能明白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说“处无为之事”就治身而言,处无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虚己守静、无私无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我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灵,解放心灵的过程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