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6/11页)
近南赞道:“小宝你的确长进了很多,为师甚感欣慰,不过,你为何不留下辅助为师呢?现在台弯修堤建路,晒盐煮糖,垦田栽谷,到处都是一片繁盛景象,为师这多年来在这里兴办教学,人人读书,并遣军士兴造船舰,战时应敌,平时装载货物,与海外各国通商,台弯越来越繁盛,不消多少年,待我们国富兵强,大明铁军将挥戈中原,驱逐建虏,建立不世功勋,恢复我大明江山,从此流芳百世,受人世代敬仰。” 他滔滔不绝,说到最后时,慷慨激扬,双目之中精芒闪烁,就连王运开等人也被他说得热血沸腾,人人擦拳磨掌,好像恨不得现在就上阵杀敌似的。 高桂微笑道:“师父是治国能臣,郑家若是没有你,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陈近南微笑道:“那是国姓爷和延平郡王瞧得起为师,为师当然要涌泉相报,鞠躬尽瘁,哪敢居功?” 其实,在历史上,陈近南辅佐郑成功父子的确是鞠躬尽瘁,督诸镇垦田,栽种五谷,插蔗煮糖,修埕晒盐,广事兴贩,国用日足。又采纳陈近南“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自此台人始知学”还接纳洪旭“文事、武备,两者不可缺一”的建议,令各镇于农隙时教习武艺,“春、秋cao练阵法”;并檄各镇,入深山采办桅舵,修葺、兴造船舰。平时装载货物,兴贩各国。从此,“台弯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因为陈近南功劳极高,当地不但是汉人还是高山族人,都对陈近南敬仰爱戴,站在二公子郑克爽一方的冯锡范因此嫉妒,终于将他扳倒。高桂知道现在两个公子争得很厉害,这些政治活动,比龙卷风还恐怖,陈近南这人太过忠直,很难斗得过那些阴险小人,所以,就算是陈近南在这里,高桂也不放心。 高桂瞧了瞧众人,向陈近南道:“师父,我们走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