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战时对日经济 (第1/4页)
第二,全面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日军掠夺计划。各解放区都明确规定各种物资的性质,统制输出入贸易,严禁“利敌物资”的外运。在解放区通往敌占区的各交通要道,抗日政府还设置了税务、检查机构,严禁偷运夹带。此外,红军部队主要打得是游击战,所以大量的军队掩藏在乡下、农村等地区,每逢收获季节,抗日武装部队便能帮助农民抢在敌军前头收割农作物;或组织力量袭击敌人的征购队伍.帮助群众坚璧清野,这使日军能够从解放区、游击区抢掠到的物资更加捉襟见肘! 第三,红军还在后方专组建了作战计划,例如袭击日伪的物资征购组织,破坏敌伪厂矿的正常生产秩序等。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红军部队常常袭击敌伪征购机构.如采运社、合作社及其办事处。在工厂、矿山则发动工人,职员罢工、出走,破坏机械设备.这也从侧面加剧了日军掠夺的困难。 第四,开展铁路、公路和桥梁的破袭战,攻击敌军的运输车船。如在1940年8月到10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两个月内,共破坏石太,同蒲Q平汉等线940多里,公路30000多里。 这种交通破袭战不仅有效地阻止了日伪的军队和物资运输,而且也造成了日军人员、车辆、通讯器材的巨大损失,给日军的“以战养战”以沉重打击。也造成了日伪机构内部及日伪军间的矛盾和争夺。 虽然名义上,日军与伪军同属与日本军队,但在战争如火如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