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庶女嫡谋 第352节 (第3/6页)
战事,许多部落往北迁走了,但越往北气候越恶劣,一到了冬季,严寒和饥饿会死许多人,这些部落未必不想迁回来。 还有东辽,那是东北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邵芸琅看着都眼红。 不过如今东辽内乱,几位王子争权夺势,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境内百姓生活困苦,也有大批流民往外逃跑。 不过大 庆与东辽征战多年,两国势同水火,那些流民哪怕在草原上流浪也不敢进入山海关。 邵芸琅并不介意接纳东辽百姓入关,但北六州的百姓未必答应,朝廷更不可能轻易接纳这些流民。 底层士兵的婚配不好解决,但年轻有品级的小将们却是不愁的。 邵芸琅在端午这日办了一次龙舟赛,邀请了军营里七品以上没有娶妻的武官参赛,各家官夫人又在湖边举办了一次女子才艺大赛,虽然互不干扰,可是远远地也能看到彼此。 繁花入个眼,总有那么几对能成的,没成的也能留下个印象,之后要说亲就容易多了,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或许是将军府的意图太明显,北六州的媒婆们积极性极高,开始到处替人说媒。 官府也贴出告示,凡是军籍男子成婚,婚后可得到十亩永业田,这十亩田只归小夫妻俩所有,而不用给族中。 如此一来,就等同于给新婚夫妻一道保障,想嫁女儿的人家也就少了顾虑。 军营这边也出了新规,新婚的士兵能得到半个月的休假,生子时,每人可得三天假期,以及二十斤米面、两斤猪rou和一只鸡。 东西不多,但能给产妇做个不错的月子,女孩们对嫁给士兵也就没那么大的抗拒心了。 就在北六州轰轰烈烈地开始嫁娶**的时候,京城的气氛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