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2 (第3/4页)
很乐意来书斋逛逛抄书、买书,顺便还可以和他讨论一下学问。 毕竟林大秀也是正儿八经的生员,虽然没有考举人的大志向, 学问还是有一些的,那些未进学的书生很喜欢找他说话。 现在因为儿子已经是生员,林大秀就不想每年参加学校的那些个考试,自然也就不去领那些廪膳米, 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若是从前他这种行为是要被提学官训斥的,不过时至今日,规矩早就被现实改写,那么多生员。也不是个个都能考举人的,大家都要赚钱养家,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每年参加学校好几次考试,除非来年要参加乡试,今年才去考科试,一般进学两三年基本都不往学校去凑热闹。 当然没有好营生,还得靠着六斗米过日子,还想选贡谋出路的,那还是要去的。 林大秀没有谋生压力,他儿子主意比他还正,他自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逃学,尤其还收到了林中和的回信,同意他们在济南住几年,接应来省城参加乡试的族人,他就更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安心住下。 林重阳则跟林承泽、林承润还有韩兴三人一起去齐州书院读书。 齐州书院并非官学而是有名望的大儒们举办的私学,所请的先生们本身就学识渊博、素有文名,且还会定期请饱学之士前来讲学,受邀之人有当地有名望的已经致仕的老先生,还有派到当地的提学、巡按等庶吉士、翰林等。他们这些人讲学,并不会只讲学问、做文章,而是会结合朝廷政令、律法等来讲,对于学习策论等大有帮助。 这种机会,林重阳一场不落,还会认真作笔记,深入思考,并和自己所学互相印证,再和沈老爷子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