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974章 山河社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4章 山河社稷 (第1/4页)

    “你便是师修?”庆忌坐在陛台之上,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坐在远处的师修。

    “回……回禀吴王,在下正是师修。”

    “哈哈哈哈!先生,寡人对你久仰大名了!”庆忌放声大笑道:“寡人去年悬赏重金,广纳天下乐师,为我大吴编撰一部《吴颂》,以流传于世,万古流芳!”

    “先生大名,早就名满天下,寡人还特意派了一人到魏郡,想请先生入吴,主持编撰《吴颂》乐曲之大事,只是听闻先生不见踪影,未曾想先生你已经入代,成了代国的使臣。”

    “想来,真是让寡人不胜唏嘘。先生有大才,何故舍吴而去代?”颂,基本意义有赞扬、祝愿等。

    这是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

    庆忌自认为吴国功盖天下,自己也是文治武功无人可及,所以有必要做一部《吴颂》,来歌颂自己的功德。

    师修,也不是一个普通的乐师。师修的父亲是师襄,祖父是着名的

    “乐圣”师旷。师旷是晋国晋悼公平公时大臣,太宰,宫廷掌乐太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他善于卜卦推演,被尊崇为算命先生的祖师爷。他生而无目(一说为专心练琴自己刺瞎眼睛),故自称盲臣、暝臣。

    师旷博学多才,尤精音律,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

    “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据说师旷可以听到天庭之音,他同时精通鸟兽语言,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是神话传说中顺风耳的原型。

    他的艺术造诣极高,着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