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士族的法则 (第3/6页)
个朝代,比如汉代、唐代、明代,尚有能力出兵御敌于国门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断的防守,任由游牧民族像蝗虫一样在墙外肆虐。 进了崔家,崔厚没有带斐潜去偏厅,而是带着斐潜到了他自己的小院子的小厅,分宾主落座。 斐潜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拿藏书换取主家的保护,效果体现出来了。 汉代是一个讲究礼仪对等时代。 什么样的地方对应什么样的人物和规格。崔家正厅,斐潜的资格还不够,便是带斐潜去,斐潜也不敢那么无礼的。 原本斐潜担心崔厚会带他去偏厅,去偏厅也意味是正儿八经的家宴,崔毅是要出席的,斐潜就要直接面对崔毅,长者在席若是有问话,按照礼数是要离席起身回答,这样不仅是礼数上难受,更重要是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很是麻烦的。 现在崔厚把斐潜带到自己的小院小厅来招待,就意味着今天崔厚是作为主人的,而崔家的长者崔毅是不会出面了,宴会的规格就下降到了朋友之间的比较随意的对等宴席,而不是讲究礼仪的正宴了。 原本崔家是打算崔毅出面的,一来崔毅有长者身份,二来也是前朝官员,先礼后兵的让斐潜识相些交出雕琢琉璃的秘法,但是出乎崔家意料的接到了斐敏的传书。 崔家之前是认为斐潜只是一个斐家的旁支,并没有得到主家的多少关注,所以像这样的无权无势的旁支家族,是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的。 但是没想到斐敏书信中除了寒暄之外特别还提点了一下,感谢崔家对斐潜的邀请和招待,表示有机会会邀请崔家来做客。 虽然没有明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