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9 (第3/4页)
“陈厂长借助战友的帮忙,使化工厂多拖延了几年。 其实,正是因为如此,化工厂错过了最好的转型时机,现在资不抵债,已经彻底破产了。” 刘经理将了解到的情况一一道来,最后又说: “估计他的战友与他一样,也把企业带进泥坑里了。” 玉竹对襄平的情况了解最少,也不认识陈建军等人,因此也无感叹,却问: “既然化工厂已经资不抵债,还怎么卖得出去呢?” “虽然资产是负的,可是那里还有大片的厂房、种种配套设施和已经使用几十的商标,襄平县政府请专业人干评估后还是给出了一个不低的价格。” 蔡颖想了想,“化工厂的厂房和设备都落伍了,但占地面积大,位置又很好,我倒觉得很适合开发房地产。” 刘经理点了点头,“陈厂长的弟弟陈老板也有这个意向,不过因为化工厂有上千的工人,襄平县政府还是希望继续做企业,解决工人的就业。 所以,商讨会后刘县长特别留我谈话,建议霓裳羽衣购买化工厂,成立新的毛线厂,与编织厂形成产销一条龙。” “刘县长越来越有经济头脑了!” 鲁盼儿笑了,“除了为安排工人就业,他还想为县里增加一笔税收。” 霓裳羽衣的编织厂早已经成为襄平的纳税大户,这几年陆续建成的电子厂、食品厂也都为襄平县源源不断地缴纳税款。 “可不是,如果开发房地产,县政府只能收一次征地费,但若是在襄平建成新的企业,税收可是年年都不断呢。” 几个人都醒悟过来,“那我们?” “能纳税,正说明我们挣到了钱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