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3/6页)
够去镇场子的人。 以往誉王监管礼部办祭祀,根本都不用他亲自办,圣人会点派一个可靠的礼部官员,他只需要隔几日问一声就好。 头一回挑大梁,办的就是这种事。 帝后二人一坐一躺,誉王站在帘外叹了口气,让帝后同时轻笑出声来。 誉王虽说是镇场去的,却也矜矜业业,接管第一日就让刑部官员给他收拾一间屋子,不必奢靡,干净整洁就好,又从刑部提了两个熟悉案卷的笔帖式。 一大清早到晌午,誉王坐在屋中看卷宗,下午他下令道:“去大牢里看看。” 官员们面面相觑,有人上前劝:“大牢阴湿,王爷不如先看卷宗,真有疑惑点几个人来问就是。” 誉王不想看卷宗了,他脚已经迈了出去,官员们只得将他领去大牢。 誉王在牢里看了一圈,随意点了几个待罪的举子发问:“叫什么名字?同此案有什么牵扯?” 刑部官员们互望了两眼,赶紧让小吏去抱卷宗来,王爷点到谁,就把谁的案卷提出来给他看。 事发已经十来日,同样是在坐监,却能看出每个人的不同来。 誉王点到的,都是那些还能保持仪表整洁,能端坐,能行礼的。再从这些人中间挑出口齿清晰,条理分明的人。 到第三人时,那个举子身量高挑,面容俊秀,一身青布衣衫,在栏后行礼。 这么多人,誉王一眼就扫到了他。 刑部官员赶紧道:“这是二甲头名,衢州秀才,余杭解元,沈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