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_第132章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第2/4页)

不了会以权压人,抓人、上刑甚至于投入大牢。

    如果记者是有功名的,就等于无形中加了一道护身符。

    王锡爵提出了疑问:“如果当了记者的举人,以后高中金榜,入仕做了官怎么办?要收回他们的记者身份么?”

    朱载圳道:“用不着。做官的人也可以当《大明时报》的记者。遇到上司、同僚做错事,一样可以写新闻稿抨击。

    有了官位在身,可以授予《大明时报》的‘特约记者’身份。譬如松江知府海瑞,就可以当咱们的特约记者。”

    王锡爵点头:“臣明白了。臣保证三年之内,在京外十四地建好分社。另招募七百名敢说真话、实话的记者。”

    《大明时报》创刊号,在京城变成了抢手货!五万份时报根本不够卖!

    自古以来,有抢购就有黄牛。大明亦不能免俗。

    京城里有头脑的小商人,做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定价十文一份的报纸,最后炒到了三十文一份。

    牙行(古代中介)甚至开始收购百姓已经看过一遍的二手报纸,以二十文的价格再往外倒卖。

    徐阶在十日之内名声扫地,臭了大街。

    民间都知道了,内阁有一位不要脸的次辅,家里吞了百姓二十多万亩地;儿子动不动就烧老百姓的房子;管家动不动就弓虽媾民女......

    永寿宫大殿内。

    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一边剧烈的咳嗽,一边向嘉靖帝和朱载圳汇报徐阶的近况。

    “咳咳咳,皇上,景川王。以前徐阶的府邸可谓是门庭若市。官员、门生们每日络绎不绝。求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