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成体系教育(二) (第3/4页)
app阅读最新内容 见赵天麟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何锐继续说道:“想让整个中国都工业化,就必须让全中国的人都不是文盲。想在四平推进工业,普遍拥有小学二年级水平的全民教育水平并不高。” 这个要求完全超出赵天麟的意料之外。当国立北洋大学堂校长期间,赵天麟与北洋政府在教育经费上经历过太多的争论。来来往往就是‘没钱’二字。 听了何锐的理想,赵天麟并没有立刻回答,考虑了好一阵才答道:“何兄,实不相瞒,我做预算的时候已经尽力删减所有不必要的开支,尚且觉得何兄未必能答应。关于全民扫盲,我对何兄的志向十分钦佩,可说些越俎代庖的话,四平真不是一个富裕所在。全民扫盲,何兄真的有那么多税收么?” 何锐想做最后的努力,从书包里找出一份计划书递给赵天麟,“请赵兄给斧正一下。” 赵天麟只看了头两条就赞道:“能写出自己的姓名,籍贯,家庭住址,家人姓名。就发给两斤粮食。这个办法妙啊!只是有这么多粮食么?” 何锐微微一笑。赵天麟是哈佛大学法学院博士,自然能看出扫盲行动兼具的社会管理目的。既然赵天麟说的明白,何锐答道:“关外土地肥沃,只要好好经营,粮食并不匮乏。” 赵天麟闻言,微微皱眉。他是教育家,深知学习根本不是认字数量的积累。即变为了收益而短时间内强行记住字,若没有长期应用,也是无用功。 不过计划书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