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06章 永恒之心 (第6/9页)
,也快速朝着这个宛如天地窟窿的大漏斗挺近。 在跳进这个大漩涡的时候,下方的圆圈中心越来越大,而上方的星空也宛如是被大地吞没一样,仅仅留下一个圆圆星区。 卫铿也是要在这个大星体做些什么,的确是和露蕾姆顺路。 卫铿到残骸小行星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这是永恒之心必须要走的道路,试图在星体规律下,找到生命生长的规律。——弟弟留下来的作战武器系统,卫铿觉得,做哥哥的暂时用不着。 …… 生命诞生需要什么?需要一个稳态的逆熵过程。 星体能量有序放射的主序星阶段,如果放射的能量进入了一个稳态体系,渐渐形成足够深的共振!就可为生命在世界上初始的撬动,提供条件。 水就是一个稳态条件之一!海洋能够将足够多的恒星热量储存起来。但只是最基础,如果这个星球上的水三相态不稳定,一曝十寒,也没有生命诞生条件。 当这些热量周期地变化时,生命成长就在这种周期涨跌中,找到一套最佳调节过程。地球上有着太多的周期共振了,昼夜周期,四季周期,潮汐周期,地磁场和太阳粒子流交错的周期 在宇宙中,但是恰恰就在地球这样一个天然巧合的点上,完成了复杂的共振!在有序的震荡中,微观结构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开始有序地排起队来。 这种共振,在冥古宙时期,化学反应也随之在这个基本盘上有序的来回反应,最终来来回回,出现了大分子堆叠。这种堆叠是有序的,并且随着地球周期产生,一点一点余量下来,并于冥古宙时代数千万年在地球上某个原始海洋中沟壑岩壁上形成了“牙垢”一样的积累。这样一丁点积累,可能都是数千年留下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