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48节 (第5/6页)
用全新技术的航天飞碟来说,一年就能消化技术基础并完成飞碟的设计论证,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但是,往往最怕的就是对比。 光压发动机从开启项目到现在,也包括申请设计的阶段,差不多也就一年多一点儿而已,到现在却已经完成了制造,甚至都要第一次起降测试了。 朱老师都想来一句国骂。 他肯定不会这么做,还只能微笑着和王浩握手,提前祝福光压发动机的起降测试成功。 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完成了起降测试以后,下一步还需要很多的测试对吧?一直到升入太空,或者,制造真正的航天飞船……要多久?” 王浩正要回答,就听朱老师继续说道,“一年肯定不行吧,怎么也要两、三年,对吧?” “这个……” 王浩犹豫了一下,说道,“应该用不了吧,我觉得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会一直测试,同时进行航天飞船的设计。” “等光压发动机的测试结束,就可以制造航天飞船了。” 朱老师用力扯了扯嘴角,过了好半天郁闷道,“祝你们一路顺利……” 赵老师、徐老师都听笑了。 他们对朱老师的心情还是有了解的,朱老师是航天局的直接负责人,当然希望任期内航天局掌握最高端的太空技术,否则情况对航天局来说就会有点尴尬。 另外,朱老师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他大概希望航天飞船项目进行速度慢一点。 结果…… 项目进展快到难以想象。 徐老师开口问道,“王院士,对这次测试有信心吗?” 王浩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