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1/4页)
续。 照这个样子继续下去,农田里的粮食旱不旱死,谁也不能说出个绝对来,可歉收的可能性,却绝对会是个事实。 旱灾果然于徐秀所担心的那样席卷而来,从邸报上得来的消息,不光应天府,就连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包括浙江的杭州府,都遭到了规模庞大,持续时间久的大旱灾。 一场席卷东南的大旱灾,已经可以预见。 而江宁,连着两年遭灾,先是水灾,后有旱灾。 农民的日子早就难以为继。 虽然在蒋山卿累的人都快瘦了一圈的努力下,极力的扩大水利河渠的建设,却还是难以挽回所有的损失,此时他与徐秀站在农田旁边,不发一言。 徐秀蹲下身子,看着眼前的场景,很是心疼。 庄稼轻轻一撮,就会碎成渣滓。 蒋山卿低着头道:“大人,江宁县可能最好的结果,就是往年收成的三成。” “只有三成吗?”徐秀继续盯着已经开裂的农田,听了这话,头一次有了一种浓重的挫败感,老天爷的力量,谁能够对抗的了呢? 回头见蒋山卿一脸纠结,徐秀安慰道:“三成很好了,我还以为要绝收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这三成,全部是离水源地更近的地方。 虽说江南地区地处长江附近,出现大范围旱灾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可还是出现了。 既然不可逆,那就只好做好承受可怕后果的准备。 徐秀道:“不必自责,子云你做的很好了。” “谢大人。” 连续两年的灾害,老百姓绝对无法承受,为了不出现逃难的情况,江宁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