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便果断保证,甚至请县学生带着江宁杂文下乡宣传,如果到时出现绝收的现象,江宁县绝对不会不管,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保证大家能够度过难关。 可又不敢说的太死,每家粮行收一半的粮食,瞬间就让常平仓一举突破百万石的大关,义仓更是被先前其他不是米面行,但又紧跟着邹望行动的商贾堆得满满的,当时谁都知道江宁县要粮食,能用粮食换个平安,那就再好不过,徐秀也是刻意这么引导。 但当两者相加,不过百二十万,这很可能就是坚持到来年的数量了,徐秀心中的底气,却又不足了,话到出口,才由不得他不谨慎。 每一次送邸报来的时候,徐秀都会第一时间翻看,他需要知道朝廷的安排,因为收税的日子快到了,如果不能落个减免,最起码也得给一个延后交税的说法,不然这日子就更难熬。 巡按御史已经将东南的情况上奏了朝廷,可只有上知之三个字,也就是皇帝知道了。 徐秀遗憾的道:“看来一切就等着秋收的情况,朝廷才会给说法了。” 转过头对老秀才道:“先生,恐怕华亭也难熬啊。” 老秀才点头道:“来信了。” 虽说父母已经先去,可小贞村还有他诸多的亲戚,特别是伯父,虽然不苟言笑,却十足给了自己足够的方便。读书的钱,可都是徐辉父亲的支持啊。 摇头,他无法再等待朝廷的消息,现在就算及时下雨,也没有多大的可能挽回农田的损失。 田里一撮就碎的庄稼看的他心疼。 古代科技远远不如后世,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是聊甚于无。 全靠着平时各村各里的里仓存储应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